建筑垃圾如何處理是城市管理者為頭疼的問題,深埋和露天堆放都會對生態環境產生污染。1月4日下午,一場關于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的交流會在昆明舉行,昆明市政協委員、建筑垃圾利用方面行業等圍繞建筑垃圾處置展開交流討論,并呼吁“變廢為寶”循環利用。
昆明部分處置場“無米下鍋”
據悉,目前昆明有些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場,由于建筑垃圾運輸成本較高,一度曾出現了“無米下鍋”的局面。由于將這些建筑垃圾運到固定的處置場比隨意傾倒翻了一倍以上的開支,讓一些不法單位鋌而走險選擇了隨意傾倒。
昆明市政協委員趙其俊、楊曉冬介紹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逐漸增多的建筑垃圾深埋地下或露天堆放,不僅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還會產生垃圾清運費等建筑經費。建筑垃圾循環利用、變廢為寶不僅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還有利于減少生態污染、城市環境、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是件利利民大好事。他們作為的昆明市政協委員,以來關注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問題。
據了解,目前從家層面到各省市區,對于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均有鼓勵政策。例如,家規定對于生產原材料中攙兌比例不低于30%的特定建材產品免征增值稅,對銷售自產的以建(構)筑廢物、煤矸石為原料生產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稅。而多地也已下發文件,鼓勵企業更多的利用建筑垃圾等資源的利用。但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在我省的應用,目前還屬基礎階段。
建筑固廢可“”
“其實建筑垃圾就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建筑固廢如果不是通過簡單的填埋方式來處理,而是將其做成材料,不僅能減少企業項目開發的運輸成本,還可以節省企業物料購買方面的成本。
移動破碎篩分設備可直接將建筑固廢破碎成為砂石骨料。相比于以前的固定式破碎站,其生產移動破碎篩分設備可直接開進拆遷項目現場,不僅節省了建筑垃圾的運輸成本,建筑垃圾經過破碎后還可直接作為透水磚等。然而,該設備在多地使用廣泛,但云南的使用量還不大。
缺乏法律規定和政策激勵
目前,一邊是建筑垃圾“圍城”,另一邊卻是建筑垃圾處理企業“吃不飽”。這一方面是大部分建筑垃圾處理企業裝備落后、技術不足,市場“不買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缺乏法律規定和政策激勵,部分施工單位情愿偷倒、亂倒建筑垃圾,也不愿花錢處理……
由于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砂石、水泥砂漿等,其經過破碎篩分后本身就是很好的建筑耗材。在歐洲發達家,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率為95%,而我的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率僅為5%。時下,一些項目建設時只是將建筑固廢作為廢棄物填埋,既造成了環境污染,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趙其俊、楊曉冬表示,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不管從政策倡導層面,還是從市場需求來看,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為此,他們將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力爭在今年形成一份關于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的提案。
廠家銷售部:400-700-2111
售后服務部:0373-4222222